行業背景
——
人防工程是國家在和平建設時期,為未來一旦爆發戰爭或者突發事故來臨時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保障國家黨政軍指揮中樞指令暢通而建設的地下隱蔽工程,也是國家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平戰結合的重大戰略舉措,肩負著“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救援”的使命任務。 鑒于人防工程的設計效用,考慮到復雜殘酷的戰爭及突發事件環境,建設高保障性的保底應急通訊系統確有必要。透地D波應急通信系統所采用的透地D波通信技術,是以抗毀性最強的大地結構本身作為傳輸媒介的技術手段,實現地下人防工程與地面的雙向通信,透地D波通信技術結合短波通訊技術組網,作為應急備份通信系統應用于人防工程,能夠在其它通訊設施破壞殆盡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可靠的通訊狀態,有效解決人防工程因受環境局限,導致的無線信號無法傳輸,有線通信設施易損壞造成的通信受阻的難題。 透地D波通信技術應用于人防工程作為戰時或突發事故來臨時的應急備份通信,將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防工程“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總體功能。
方案介紹
——
透地D波應急通信系統是以透地D波應急通信技術為核心、其他通信技術為延伸而研發的戰時指揮、平時處突救援的應急備份通信系統,同時具備透地通信功能和多網系融合通信功能。它主要應用于戰時或突發事故來臨時所有常規通信手段或常規通信線纜被完全損毀,致使地上地下無法進行信息互通時所使用,其采用的透地D波應急通信技術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項國際領先國內獨有的高科技應急備份通信技術,它是以抗毀性最強的大地巖體結構本身作為傳輸媒介進行地上地下信息互通的一種非常規通信方式,可以完全不依賴于所有常規通信手段進行地上地下的信息互通,目前該技術的垂直穿透深度可以達到800-1000米。 透地D波應急通信系統將極大的增加人防工程非常態緊急情況下通信的及時性穩定性,機動性和可靠性;很好的運用透地D波應急通信技術可以為人防防空防災中的信息互通提供及時可靠的支持,在應急通信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系統特點
——
1、適應多種復雜地質環境,透地通信性能強 透地D波通信系統利用地質結構作為信號傳導介質,在不同性狀的地質條件下,均可達到實時通信目的要求。采用地電極電流場透地通信方式,其透地垂直通信距離能達到800-1000米。
2、雙向實時語音,短報文通信,安裝使用方便快捷 區別于微信語音形式,可以實現雙向的實時語音對講;同時實現雙向的短報文通信。
3、采用超低頻段、超長波長、透地距離更遠 采用300-5000HZ的超低頻率,增強其透地通信能力,采用獨有的“6116”編解碼技術、高壓縮比的聲碼化技術,實現數據傳輸的數字化、模塊化,達到抗干擾和信息傳輸保密的雙重功能,同時增加其透地通信距離。
4、采用收發一體的地電極作為天線、取材方便、抗毀性強 地電極構造簡單,便于安裝,設備調試簡單,易于使用;地上地下均為點狀部署,一旦遭受毀壞,可以迅速重建恢復。
5、高效能、微功耗 運用微功耗技術,設備可不依賴于市電,D波通信設備應用常規電池組(48V/100AH)可支持待機值守時長達600小時以上;持續不間斷通話時長可達5小時以上。
系統應用范圍
——
系統適用于礦山、地鐵、地下管廊工程、隧道工程、軍事地下坑洞等一系列具有地下作業需求的應急、救援通信等場合。
系統配套產品
——